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国产首款妥洛特罗贴剂京东健康及连锁药房全渠道供应,慢性呼吸疾病管理迈入“贴时代”!

发布时间:2025-04-29

4月29日,中国生物制药(1177.HK)下属企业北京泰德制药自主研发的国产首款妥洛特罗贴剂(德瑞妥®)实现京东健康及线下连锁药店的全渠道供应。德瑞妥以国产透皮技术突破,规避了消化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利用率显著提升,并将适用年龄下探至儿童,推动慢性呼吸疾病管理迈入“贴时代”!

 

呵护全龄段患者健康,打造家庭常备新趋势

 

在我国,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近1.5亿人,但传统呼吸疾病治疗长期面临两大技术瓶颈:口服制剂因经过胃肠道吸收而出现首过效应,导致生物利用度降低且易引发消化道不良反应;吸入制剂则对患者操作技巧要求较高,儿童和老年患者往往难以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临床数据显示,约40%的患者因吸入装置操作复杂或吞咽困难而难以坚持规范治疗。其中,儿童患者占比超过30%,老年患者则因吞咽功能退化而增加呛咳风险。德瑞妥采用透皮给药技术,为用药依从性较差的群体提供更多便利。

 

泰德制药副总裁、研发负责人赵焰平表示,德瑞妥获批适用人群为9岁以上的患者,北京泰德正在加快将适用年龄下探至9岁以下的儿童,预计下半年获批后将进一步打开儿科市场,成为守护中国全年龄段患者的家庭常备健康用药。

 

 

目前,德瑞妥已全面覆盖京东健康及全国连锁药店,助力患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这一创新疗法。公司将携手合作电商平台,结合在线客服、科普短视频等形式,普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干预知识及贴剂使用方法,全面打通用药最后一公里,助力全民畅快呼吸。

 

突破技术瓶颈,减轻“晨降”难题

 

呼吸功能也有“时刻表”,很多哮喘的发作都被认为是由“晨降”引起的。一天内呼吸功能在16点时迎来高峰,早晨4点时降到最低,即所谓“晨降”,该时间段不便于患者治疗和用药[1]。COPD患者同样存在难以维持持续睡眠、睡眠质量差等问题。晨降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控制早晨疾病的发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德瑞妥创新性采用缓释技术控制渗透速率,使药物经皮肤持续吸收,不仅避免传统呼吸疾病治疗长期面临的技术瓶颈,更将药物利用率较传统剂型大幅提升,降低了不少哮喘患者都会面临的“晨降”难题——只需睡前将德瑞妥贴在胸部或者背部,可通过缓释技术,在“晨降”高危时段持续舒张支气管,降低夜间发病风险。

 

3.3亿贴产能+全链体系,全球贴剂市场的“中国方案”

 

作为国内透皮贴剂产业的头部企业,泰德制药始终将推动行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己任。由于透皮贴剂工艺复杂、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长期以来北美和欧洲是全球透皮贴剂的主要市场,国产透皮制剂始终难以形成规模化、多元化突破。

 

泰德制药历经十余年技术攻关,成功构建起覆盖凝胶贴膏、热熔胶贴剂、透皮贴剂及微针贴剂的四大技术平台,打通了从核心辅料研发到终端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走上国产替代的“快车道”。

 

作为国产首款妥洛特罗贴剂,德瑞妥的上市标志着中国透皮技术的又一突破。该产品通过突破功能性辅料与工艺技术壁垒,已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创新技术平台更成功拓展至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依托年产能3.3亿贴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泰德制药正加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惠及全民的临床价值。

 

透皮给药技术因其血药浓度平稳、使用便捷等优势,正成为慢性病管理的革新力量。随着“一带一路”医药合作的深化,企业将通过技术输出带动国内透皮制剂产业规模的进一步增长。随着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泰德制药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全球透皮制剂研发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 TURNER-WARGARET M.On observing patterns of airflow obstruction in chronic asthma[J].Br J Dis Chest,1977,71(2): 73-86.

 

声明:

1.本新闻稿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阅,非广告用途。

2.本公司不对任何药品和/或适应症作推荐。

3. 本新闻稿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若您想了解具体疾病诊疗信息,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中包含若干前瞻性陈述,包括有关【妥洛特罗贴剂(德瑞妥®)】的临床开发计划、临床获益与优势的预期、商业化展望、患者临床获益可能性,以及潜在商业机会等声明。“预期”、“相信”、“继续”、“可能”、“估计”、“期望”、“有望”、“打算”、“计划”、“潜在”、“预测”、“预计”、“应该”、“将”、“拟”、“会”和类似表达旨在识别前瞻性陈述,但并非所有前瞻性陈述都包含这些识别词。这些前瞻性陈述为公司基于当前所掌握的数据和信息所做的预测或期望,可能因受到政策、研发、市场及监管等不确定因素或风险的影响,而导致实际结果与前瞻性陈述有重大差异。请现有或潜在的投资者审慎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不可完全依赖本新闻稿中的前瞻性陈述,该等陈述包含信息仅及于本新闻稿发布当日。除非法律要求,本公司无义务因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而对本新闻稿中任何前瞻性陈述进行更新或修改。 

分享: